紅菇百科
紅菇是一類大型菌根真菌, 屬擔子菌亞門、層菌綱、紅菇目、紅菇科、紅菇屬。是一種名貴的野生食(藥)用菌。在世界范圍內(nèi)分布廣泛,我國主要分布于福建、云南、江西、遼寧、河南、四川、廣西等省區(qū),海拔為300~1000m山林地帶,植被和土壤垂直分布明顯,坡度10°~45°的緩坡地至斜坡地。
紅菇屬大多數(shù)種類是可食用,且營養(yǎng)豐富,味道鮮美,有“菇中之王”的美稱,系天然營養(yǎng)佳品,具有較高的營養(yǎng)價值。紅菇含有豐富的必需氨基酸、多糖、有機酸、維生素、脂肪酸和甾類化合物、色素和抗生素等。
紅菇熱泵烘干工藝
第一步:入室烘干
紅菇裝盤后放在烤架上,送入烘干室進行烘烤。應把大而厚及水分含量高的放上層,小而薄及含水量低的放下層。一般擺放8至10層。若擺放過多,則易使上、中、下層的物料受熱溫度不均勻。每層的間距應為30厘米。
第二步:溫度控制
紅菇烘干第一階段,烘干室溫度升到35℃時,方可將紅菇入室烘干。烘干時必須先低溫,然后逐漸升高溫度。通常一小時增溫1-3℃,高溫度應控制在60~75℃。一般要求烘干溫度在35-40℃下,連續(xù)烘干6小時。還需要考慮烘干房的溫度為35-40℃時,應滿負荷排濕;
紅菇烘干第二階段,紅菇烘干溫度40-60℃下烘干時間在8-10小時,60℃條件下烘干時間為2小時。當溫度上升到40-60℃時,可間斷排濕。而當烘干溫度達到60℃以后,可以不排濕。如果排濕過度,易使紅菇色淺發(fā)白。如果烘出的香菇帶有水浸狀的黃色,說明排濕不好,或者溫度不夠,特別是中途停熱更容易造成這種現(xiàn)象。
第三步:質(zhì)量檢驗
紅菇烘干至16-18小時時,可打開烘干室門,檢驗紅菇干度是否合格,檢驗時,用物指壓按菌蓋與菌柄交界處,若只呈現(xiàn)痕跡,說明烘干合格。若手感發(fā)軟,菌褶也發(fā)軟,則還需繼續(xù)烘干。
紅菇烘干注意事項
1)紅菇的價值比較高,所以在烘干的環(huán)節(jié)使用緩慢溫升的方式,前期除濕量要大,后期進行精準的時間控制初始模式,防止烘干過度,造成紅菇干品脆化。
2)如果烘干剛開始,溫度就驟然升高,會造成組織失水太快,使紅菇菌蓋變形不圓整、菌褶倒疊、菌蓋龜裂、顏色變黑、破壞酶的活性,使紅菇失去原有的香味。紅菇送入烘干室后應連續(xù)烘烤,直至干燥,加熱不可中斷,溫度也不能忽高忽低,否則會使紅菇顏色變黑,品質(zhì)下降。
![智恩空氣能熱泵聯(lián)系方式](http://zhienkeji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4/12/2024122906201560.jpg)
文本編輯整理:智恩空氣能熱泵 生產(chǎn)廠家、智恩空氣能熱泵烘干機 生產(chǎn)廠家。歡迎分享本文,轉(zhuǎn)載請保留出處!